注意防止印品版面墨色出现发花现象。当印刷压力不均匀或过轻;包衬表面受压变形失去良好的平整度;纸面出现掉粉、拉毛并粘附于版面或墨辊上;着墨辊胶体出现偏芯造成涂墨不均匀;印品版面墨色出现晶化现象以及油墨中防粘剂加太多或没有搅拌均匀等情况存在时,都容易使印品墨色发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
在标签印刷中,通过油墨的呈色特点来达到防伪目的。油墨防伪比承印材料防伪更具有实用性,防伪性能更强,成为目前发展最迅速的包装印刷防伪高新技术之一。与功能单一的承印材料防伪方式相比,着色材料防伪结合印刷工艺可达到多重防伪的目的。目前主要应用的着色材料防伪技术有以下几种。①光变油墨防伪当观察的视角改变60°时,进入人眼的反射光波发生改变,观察到的图像与最初的不同。采用不同色相的光变油墨可获得不同的观察效果。人眼可以直观地识别。②无色荧光油墨与磷光油墨防伪,在防伪油墨中加入特定的发光材料,使印刷品在紫外线照射下,可显示发光的暗记;没有紫外光时,油墨为隐形不可见。白度越高的纸张,油墨隐形的效果越差,所以采用白度不高的承印材料,防伪效果才明显。③有色荧光油墨与磷光油墨防伪:与无色荧光油墨与磷光油墨的作用一样,只是在标签印刷品中加入某一颜色的油墨,在紫外光作用下,荧光、磷光效果才明显;无紫外光时,只显示本色。④热致变色油墨防伪:热致变色油墨是利用热能,使油墨的色相在热量作用下发生改变,如变红、变绿或变黑。热致变色油墨防伪技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种。3.工艺与材料结合防伪
一张印品是用直接从容器中取出的油墨印刷高饱和度的色彩,如兰色或红色。另一张则在同样的油墨中加入等量的透明添加物质,搅拌均匀进行印刷。你会发现对于大多数类型的油墨而言,两张印刷品的色彩是一样的,没有很大的区别。而50%颜料油墨,50%透明添加剂的混合物完全可以满足作业的需求,并使印刷过程更加简单易行,成本也降低了许多。现在再进行一次实验,这次在一份的原始油墨中加入两份透明添加剂。这时颜料油墨只占总量的33%,可以发现这种混合物的印刷适性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善,而且对于大多厂家的产品而言,色彩仍可以接受。在配置油墨的时候,你必须测试不同厂家的油墨,他们的类型和色相,这是因为有些油墨掺入50%的添加剂后颜色会变淡,而有些却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防伪技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商家采用或要求防伪的同时,也意味着制假者的伪造技术也相应提高了。尤其是具有相当专业伪造技术的制假者令防伪专家甚是头痛,所以让消费者对商品充分了解,具备分辨真伪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防伪技术。对防伪技术所需的专用设备、材料、工艺进行严格控制,对防伪标识加强管理监督,从源头上去控制制假的数量,在流通、销售环节中加强检查以减少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机会,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真伪的分辨能力以削减制假者的欲望,加大打击制假的力度以提高制假者所要面临的风险。
柔版与轮转丝网印刷。丝网印刷凭借其印刷墨层厚、墨层可随意调整等优点,可表现出凸现效果。目前,印刷精度极高的轮转丝网印刷单元配合柔性版印刷机印刷,使其在防伪印刷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显著特点: ①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如果产品需要更具表现力,还可采取空透效果设计,再使用浓重色彩或发光等特殊油墨印刷,达到理想效果;②印刷对特定人群(如盲人等)的提示性标志时,采取这种印刷方式也能达到理想效果;③适用于印刷具有金、银等金属效果的特殊承印物(如贺卡、图画、书刊封面等); 适用于精致包装装潢印刷,如显现浮凸、磨砂等特殊效果; ⑤可印刷大面积的实地及反白字; ⑥配合利用光变丝网、温变丝网油墨,还可提高有价票证、高档商标的防伪功能;⑦组合印刷方式还可用于电池、油漆标签等的印刷;⑧需要强调产品品牌及标识的产品,如药品说明标签、注射针剂等。目前主要用于包装印刷的EM系列柔性版印刷机,已有90%以上的机型均被用户要求配置轮转丝网印刷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