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凸凹彩色铝标牌:凸凹标牌的特点是在凹处涂漆,它抗磨性好,又具有立体效果,多用于机械铭牌和公司牌匾等。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用人工在腐蚀的凹处描漆(或用注射针头注漆),然后再用手工修整,除掉边缘残漆。这种方法不仅费时、效率低,要求操作者要有熟练的技巧,而且制出的标牌常常牌面字边不清,字迹变形,质量很不稳定。因而,只限于制作一些批量小、色数少、质量要求不高、图案非常简单的标牌。
装版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操作知识,没有依次均匀拧紧印版紧固螺丝,以致印版包勒滚筒表面有松紧不一,局部存有微量的起弓状,以及印版背面垫料过于柔软或局部采用多垫或少垫使其临界空虚,都容易引起局部重影情况的发生。对此,应通过把好装版操作技术关和垫版工艺技术关,即印版包勒作绷紧时,对各个螺丝的拧进量要逐渐依次均匀拧紧,切忌先把某一颗螺丝一下子就给拧紧了。使印版不能全面均匀紧贴于滚筒表面。另一方面,印版背面加垫用的垫料,质地应硬一点并尽量避免局部多垫或挖空,以达到消除重影故障的效果。
裁刀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换刀,一般情况下,换刀和换刀条是同时进行的。换刀操作包括以下步骤:①刀片降到最低位置,与刀条接触,切断电源。②拧松刀片露在刀座外的螺栓,使刀片轻轻接触垫板后再拧下螺栓,刀架(刀框或刀胎)升到原来位置,将刀片取下放在木制(或塑料)刀盒内。③更换刀条。刀条装在切纸刀下的工作台面上,更换时,按照刀条槽长度裁取一段新刀条,用刀片或砂纸将刀条表面的毛刺磨掉,然后镶入槽内。特别提示:刀条镶在凹槽内不能发生任何移动;刀条表面应与工作台面平行。④刀片与刀架的高低要适当,一般刀片压入垫板内的深度在0.3mm~1.5mm为宜。⑤换新刀片时,要确认刀片刃角与所裁纸张的抗切力是否相符,然后用软布从上往下将刀片擦净(刀刃部分不能擦)。轻轻拿起刀片,对准螺孔,拧紧螺栓。特别提示:刀条处应垫上薄纸板,刀刃不能碰到任何坚硬物。⑥试刀。刀片、刀条更换后,可空切试刀,检查螺栓是否拧紧,刀片是否平整。刀片与刀条接触后的压痕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妥,可微调处理,然后再垫一沓新闻纸或胶版纸测试刀片的锋利状况。
丝网印刷后油墨与承印物粘接不牢,造成的原因是:1、承印物表面有油污、灰尘等不清洁,或塑料制品在印刷前处理不充分。2、油墨本身粘接力不强,遇此情况应更换其它种类油墨。3、稀释溶剂选用不当。4、油墨过期。5、网距过大。6、助剂添加不当。丝印成品墨迹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1,胶刮刮印速度太快或干燥过快。2,油墨本身有气泡或搅拌不均匀。3,丝网被污染。4,承印物表面不干净或有油污。
印刷的精度。调整漆(油墨)的漆液在65%以上或40%以下时,作为印刷条件是不太理想的。即漆液多时,脱版不良,留有漆的痕迹。特别是在承印物的曲面上、沿印刷的方向可明显地看出来。另外,漆液少时,漆的流动性差,印刷图案面不稳定,留有网线的痕迹,尤其在印刷金、银粉时,这种网迹十分明显。制版用丝网一般使用250-300目的尼龙网,其精度良好。由于漆需要特殊的干燥条件,所以不容易发生丝网的堵孔现象,印刷操作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