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签印刷中,通过油墨的呈色特点来达到防伪目的。油墨防伪比承印材料防伪更具有实用性,防伪性能更强,成为目前发展最迅速的包装印刷防伪高新技术之一。与功能单一的承印材料防伪方式相比,着色材料防伪结合印刷工艺可达到多重防伪的目的。目前主要应用的着色材料防伪技术有以下几种。①光变油墨防伪当观察的视角改变60°时,进入人眼的反射光波发生改变,观察到的图像与最初的不同。采用不同色相的光变油墨可获得不同的观察效果。人眼可以直观地识别。②无色荧光油墨与磷光油墨防伪,在防伪油墨中加入特定的发光材料,使印刷品在紫外线照射下,可显示发光的暗记;没有紫外光时,油墨为隐形不可见。白度越高的纸张,油墨隐形的效果越差,所以采用白度不高的承印材料,防伪效果才明显。③有色荧光油墨与磷光油墨防伪:与无色荧光油墨与磷光油墨的作用一样,只是在标签印刷品中加入某一颜色的油墨,在紫外光作用下,荧光、磷光效果才明显;无紫外光时,只显示本色。④热致变色油墨防伪:热致变色油墨是利用热能,使油墨的色相在热量作用下发生改变,如变红、变绿或变黑。热致变色油墨防伪技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种。3.工艺与材料结合防伪
墨层厚实 立体感强,质感丰富,胶印和凸印的墨层厚度为5微米,凹印为12微米左右,柔性版(苯胺)印刷的墨层厚度为10微米,而丝网印刷的墨层厚度远远超过了上述墨层的厚度。一般可达30微米左右。专门印制电路板用的厚丝网印刷,墨层可至1000微米。用发泡油墨印制盲文点字,发泡后墨层可达300微米。丝网印刷墨层厚,印刷品质感丰富,立体感强,这是其它印刷方法不能相比的。丝网印刷不仅可以印刷,还可以进行套色和加网彩色印刷。
装版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操作知识,没有依次均匀拧紧印版紧固螺丝,以致印版包勒滚筒表面有松紧不一,局部存有微量的起弓状,以及印版背面垫料过于柔软或局部采用多垫或少垫使其临界空虚,都容易引起局部重影情况的发生。对此,应通过把好装版操作技术关和垫版工艺技术关,即印版包勒作绷紧时,对各个螺丝的拧进量要逐渐依次均匀拧紧,切忌先把某一颗螺丝一下子就给拧紧了。使印版不能全面均匀紧贴于滚筒表面。另一方面,印版背面加垫用的垫料,质地应硬一点并尽量避免局部多垫或挖空,以达到消除重影故障的效果。
过氯乙烯树脂也可用聚氯乙烯树脂代替或二种共混使用。聚氯乙烯树脂用低分子量的。转印赛璐珞塑料制品时,可将以上胶粘剂配方中二甲苯改用丙酮。转印有机玻璃制品时,可加一些三氯甲烷。转印金属、陶瓷、玻璃制品时,其胶粘剂配方为:环氧树脂100%。(邻)苯甲酸二丁脂3%~5%,乙二胺12%~15%(浓度太高可加稀释剂)
在设计印制电路板时,应尽量将相互关联的元器件摆放在一起,以避免因元器件离得太远而造成印制线过长所带来的干扰;再者,将输人信号和输出信号尽量放置在引线端口附近,以避免因耦合路径而产生的干扰。在印制板上,将正、负载流导线分别紧靠布在印制板的两面,并设法使之保持平行,因为平行紧靠的正、负载流导体所产生的外部磁场是趋向于相互抵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