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防止印品版面墨色出现晶化现象。当油墨中燥油加太多,印品表面墨层过度干燥形成玻璃面后,使叠印的墨色难以附着在印品的底色上,即使能印上去,墨色也只是呈现明显的发花现象,这就是墨膜晶化现象。防止印品墨膜出现晶化现象,就是要严格控制燥油的用量,并尽量缩短套印生产周期。对已经出现晶化现象的半成品,可在叠印色的油墨里,加点肥皂碎屑。其做法是:先将肥皂碎屑用树脂油调成浆状物后,再加入油墨里就比较容易搅均匀。给油墨加肥皂碎屑调配后,还应加点燥油,否则,叠印墨层会出现慢干现象
裁刀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换刀,一般情况下,换刀和换刀条是同时进行的。换刀操作包括以下步骤:①刀片降到最低位置,与刀条接触,切断电源。②拧松刀片露在刀座外的螺栓,使刀片轻轻接触垫板后再拧下螺栓,刀架(刀框或刀胎)升到原来位置,将刀片取下放在木制(或塑料)刀盒内。③更换刀条。刀条装在切纸刀下的工作台面上,更换时,按照刀条槽长度裁取一段新刀条,用刀片或砂纸将刀条表面的毛刺磨掉,然后镶入槽内。特别提示:刀条镶在凹槽内不能发生任何移动;刀条表面应与工作台面平行。④刀片与刀架的高低要适当,一般刀片压入垫板内的深度在0.3mm~1.5mm为宜。⑤换新刀片时,要确认刀片刃角与所裁纸张的抗切力是否相符,然后用软布从上往下将刀片擦净(刀刃部分不能擦)。轻轻拿起刀片,对准螺孔,拧紧螺栓。特别提示:刀条处应垫上薄纸板,刀刃不能碰到任何坚硬物。⑥试刀。刀片、刀条更换后,可空切试刀,检查螺栓是否拧紧,刀片是否平整。刀片与刀条接触后的压痕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妥,可微调处理,然后再垫一沓新闻纸或胶版纸测试刀片的锋利状况。
印刷环境的条件:UV光固化油墨受气温变化,其油墨的粘度也有变化。在高温下油墨的粘度下降,变小,印刷的墨层减薄,色相偏法;在低温时,油墨的粘度变大,印刷墨层厚,颜色深。所以,印刷UV油墨时要控制印刷环境的温度为18~25为宜,23aC左右较为适宜;相对湿度为65%左右,当湿度大时,油墨会增粘和凝胶,所以印刷环境温、湿度稳定时,则UV油墨的粘度也稳定,粘度稳定则油墨的触变性相对也稳定,油墨的印刷适应性好,且墨层合适,此外印刷质量就容易得到保证,所以,精细图文彩色UV墨印刷,必须提供恒温恒湿的印刷环境条件。
PS版网点不实: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从胶片上检查。晒版用的胶片上的网点要有足够的黑度,要把晒版片上的网点结构转到印版上,决不能让被覆盖的部分(网点)通过光量,引起印版感光层感光。否则印版上的网点就不会坚实,印刷时网点会掉。网点晕虚,我们知道绝对清晰的网点,透光平面到黑度很高的覆面之间过渡很陡,是突变成的,网点的边沿实际上是垂亘上升的。晕虚的网点与之相反,黑度是由边沿开始慢慢增大的。所以网点产生一个倾斜度或大或小的边沿。印版上晕虚网点由于它们性能不稳定而导致色彩偏差,并常常可以看到印版上发生“小点子丢失”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晒版前的胶片要进行严格检查,网点要有足够的黑度和足够的清晰边沿。
过氯乙烯树脂也可用聚氯乙烯树脂代替或二种共混使用。聚氯乙烯树脂用低分子量的。转印赛璐珞塑料制品时,可将以上胶粘剂配方中二甲苯改用丙酮。转印有机玻璃制品时,可加一些三氯甲烷。转印金属、陶瓷、玻璃制品时,其胶粘剂配方为:环氧树脂100%。(邻)苯甲酸二丁脂3%~5%,乙二胺12%~15%(浓度太高可加稀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