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后油墨与承印物粘接不牢,造成的原因是:1、承印物表面有油污、灰尘等不清洁,或塑料制品在印刷前处理不充分。2、油墨本身粘接力不强,遇此情况应更换其它种类油墨。3、稀释溶剂选用不当。4、油墨过期。5、网距过大。6、助剂添加不当。丝印成品墨迹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1,胶刮刮印速度太快或干燥过快。2,油墨本身有气泡或搅拌不均匀。3,丝网被污染。4,承印物表面不干净或有油污。
印刷环境的条件:UV光固化油墨受气温变化,其油墨的粘度也有变化。在高温下油墨的粘度下降,变小,印刷的墨层减薄,色相偏法;在低温时,油墨的粘度变大,印刷墨层厚,颜色深。所以,印刷UV油墨时要控制印刷环境的温度为18~25为宜,23aC左右较为适宜;相对湿度为65%左右,当湿度大时,油墨会增粘和凝胶,所以印刷环境温、湿度稳定时,则UV油墨的粘度也稳定,粘度稳定则油墨的触变性相对也稳定,油墨的印刷适应性好,且墨层合适,此外印刷质量就容易得到保证,所以,精细图文彩色UV墨印刷,必须提供恒温恒湿的印刷环境条件。
目前,大多数印染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感光制网法。感光制网的原理是将含有对光敏感物质(如重铬酸铵等)的制网专用粘稠胶液(简称“感光胶”)涂布道网坯上,低温烘干后,将花样分色黑白胶片包覆其上,然后进行曝光、显影、冲洗等等,在网上制成所需花纹。它的核心是光敏剂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与胶液中的粘合剂发生化学反应,交联固化,形成网状结构,使固态的感光胶体不溶于水,而未经紫外光照射的部分,在税种显影时能膨胀、溶解,最后离开网坯,显出原有的网孔。传统的感光制网法,从分色描稿、黑白胶片制作、上胶、曝光、显影到成品花网有30多道工序。总体上来说,工序多、工艺路线长、手工凭经验操作为主,因而精细度、精密度、均匀性、重现性、速度和效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国际上印花图案的设计风格朝着精细、朦胧,贸易订单向着“小批量、多花色、快交货、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传统感光制网法已经成了提高印花质量和快速反应能力的瓶颈。
切记两条印制信号线平行布线。如果平行布线无法避免,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补救:(1)在两条信号线之间加一条地线,以起屏蔽作用;(2)尽量拉开两条平行信号线之间的距离,以降低两线之间电磁场的影响;(3)使两条平行的信号线流过的电流方向相反。布线之间的电磁耦合是通过电场和磁场进行的,因此在布线时,应注意对电场与磁场耦合的抑制。对电场的抑制方法如下:(1)尽量增大线间的距离,使电容耦合为最小;(2)采用静电屏蔽,屏蔽层要接地;(3)降低敏感线路的输人阻抗。对磁场的抑制方法如下:(1)减小干扰源和敏感电路的环路面积;(2)增大线问的距离,使耦合干扰源与敏感电路之间的互感尽可能小;(3)最好使干扰源与敏感电路呈直佃布线,以便大大降低线路之间的耦合。
墨层厚实 立体感强,质感丰富,胶印和凸印的墨层厚度为5微米,凹印为12微米左右,柔性版(苯胺)印刷的墨层厚度为10微米,而丝网印刷的墨层厚度远远超过了上述墨层的厚度。一般可达30微米左右。专门印制电路板用的厚丝网印刷,墨层可至1000微米。用发泡油墨印制盲文点字,发泡后墨层可达300微米。丝网印刷墨层厚,印刷品质感丰富,立体感强,这是其它印刷方法不能相比的。丝网印刷不仅可以印刷,还可以进行套色和加网彩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