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印染厂、针织内衣厂、手帕床单厂所用的丝网多是100-120目。如果用国际上的匹配数据:丝网目数等于加网线数的4.2倍,这样一来,120目丝网只能加28线的网屏,100目丝网只能匹配23线网屏。按纺织品印花的最低限度,在1M的视距内观察30线以下的图案,只见网点不见图像,便失去其加网印花意义。所以,为保证10%以下的网点大部分不被丢失,较为实际可行的办法是:最小网点直径=网孔直径+丝径。再加上消除龟纹的措施,120目丝网完全可以匹配45-50-55线的网屏。
图像晕虚及空白部不干净:要解决这一问题,晒版机的玻璃首先要保持清洁。要用酒精擦干净,正反两个面都要擦。下班的透明度不够,光的穿透量会受到影响,晒出的版就会模糊。如果胶片版材及玻璃版没有紧密贴紧,也会造成晒滤。有时一张片基用久了,上面有许多胶带纸留下的残余胶料,通光度就会受到影响,并且使得胶片和片基贴得没有那么紧密,因此,片基用得久就要更换。拼版时,如果两个图像重叠,图像也同样晒不实。像皮布如用得久了,会产生老化,在一些边缘地方会有少量漏气,PS版与菲林片就会贴不紧,晒出的图文也会发虚。如果机器用的时间较长,就要检查一下气泵的真空度还够不够。灯管用得太久切率会有所下降,曝光量会不足。吸气时,如果不能从中间逐渐向四周走,会造成局部有气泡,PS版就会有局部模糊,这是要检查底部的垫板。
裁刀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换刀,一般情况下,换刀和换刀条是同时进行的。换刀操作包括以下步骤:①刀片降到最低位置,与刀条接触,切断电源。②拧松刀片露在刀座外的螺栓,使刀片轻轻接触垫板后再拧下螺栓,刀架(刀框或刀胎)升到原来位置,将刀片取下放在木制(或塑料)刀盒内。③更换刀条。刀条装在切纸刀下的工作台面上,更换时,按照刀条槽长度裁取一段新刀条,用刀片或砂纸将刀条表面的毛刺磨掉,然后镶入槽内。特别提示:刀条镶在凹槽内不能发生任何移动;刀条表面应与工作台面平行。④刀片与刀架的高低要适当,一般刀片压入垫板内的深度在0.3mm~1.5mm为宜。⑤换新刀片时,要确认刀片刃角与所裁纸张的抗切力是否相符,然后用软布从上往下将刀片擦净(刀刃部分不能擦)。轻轻拿起刀片,对准螺孔,拧紧螺栓。特别提示:刀条处应垫上薄纸板,刀刃不能碰到任何坚硬物。⑥试刀。刀片、刀条更换后,可空切试刀,检查螺栓是否拧紧,刀片是否平整。刀片与刀条接触后的压痕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妥,可微调处理,然后再垫一沓新闻纸或胶版纸测试刀片的锋利状况。
金属丝印的范围很广,可印刷各类标志根、面板、标牌及金属成型品等。它们大都用直接印刷来装饰,在丝印技巧上无多大差别,只是金属制品都属耐用品,表面装饰性要求更高、更耐用,因此印前多进行表面处理,如表面涂层、电镀、阳极氧化或机械打毛(旅纹、拉丝)等。印刷时,要保证表面的洁净,因此作业时务必戴手套。若处理过的表面上积有油脂、指纹及灰尘等污迹,必须用三氯乙烯、稀释剂和汽油等溶剂洗除。另外,根据金属的表面性能选用适当的印刷油墨,如氨基烤漆及环氧烤漆的涂层面上,要用氨基及环氧树脂类热固油墨;硝基清漆等自然干燥型的涂层上,可用溶剂挥发型或氧化干燥型油墨,但必须慎用溶剂或稀释剂,以防止破坏漆面,且在印刷后增涂一层罩光油,以提高光泽和保护整个表面;金属的电镀表面也可用热固油墨印刷,但须注意电镀层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之差,以控制加热温度,避免膨胀系数相差悬殊而导致镀层开裂;铝板的阳极氧化会形成一层空隙均匀的氧化层(厚约2~10μm),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提高涂层(油墨)的附着力,另外,还有吸附染料的性能,能用扩散型油墨或浸染法制作染色标牌。
经印铝氧化彩色标牌:铝制平面阳极氧化标牌是标牌品种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它具有美观、光亮、硬度高、耐磨性能好等特点。以往工艺过程为铝板下料、机械抛光、化学抛光、氧化;间接法制丝网版、锌钡白厚漆加醇酸清漆进行保护印刷;用染色浆进行着色。此项工艺不论制丝网版还是染色,都存在用料多、工序复杂、耐印力低、分辨力差、成本高的缺点。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编制出一套工序较为简单、质量好、效率高的新工艺是可能的。新工艺以无毒重氮型感光胶直接法制丝网印版,实践证明可达到制版快、分辨力高、耐印力高、用料少的要求。而且可将印保护漆、染色、退印料工序合并为一,即自制水性染色印料,直接染色、接连套色,不需色缸。从而大大简化了整个工序和操作手续,使平面氧化染色标牌有了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