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后油墨与承印物粘接不牢,造成的原因是:1、承印物表面有油污、灰尘等不清洁,或塑料制品在印刷前处理不充分。2、油墨本身粘接力不强,遇此情况应更换其它种类油墨。3、稀释溶剂选用不当。4、油墨过期。5、网距过大。6、助剂添加不当。丝印成品墨迹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1,胶刮刮印速度太快或干燥过快。2,油墨本身有气泡或搅拌不均匀。3,丝网被污染。4,承印物表面不干净或有油污。
较好的油墨色纯度高,透明性好,且具有较好的触变性能和UV固化适中,一般说来,油墨可直接使用,不需要调节。但由于光碟的四色UV墨,因市场上品牌较多,质量参差不一,同时四色叠印不出的专用油墨,光碟厂仍需要调色,因此,就需要对油墨的粘度色密度、浓度甚至特别色要进行调配否则光碟上叠印的网点就会受到油墨的色密度和粘度的不同,使印刷的效果也就产生了偏差。例如,三原色中的Y与M,若等比例叠印,不管谁叠印在谁的上面,都应该呈现红色(R)。但是由于油墨的本身密度、浓淡、品牌区别,有时会呈现出土红色或黄红色等,因此,我们就要对它们的色密度进行适当的调节。方法有:可以改变印刷色序试印,或当色序固定的话,在个改变印刷色顺序时,则就应该改变叠印上层油墨的色密度,使其色密度下降,油墨的透明度提高。改变油墨色密度的方法是在源色油墨中加入本系列油墨的光油(无色油墨)调节。光油加入量是由色墨的色浓度决定,总之,在调节时,边搅拌边在色墨中加入光油,当加到色墨刚要开始但还没有改变原来颜色时的光油量,立即停止,即可使用。
利用标签材料本身固有的防伪特点达到防伪的目的,如不干胶材料之中的易碎纸、水溶纸、防揭纸(揭起层有带信息与不带信息两种)等。这类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可重复使用。要么一碰即破,要么遇水、遇湿溶解消失,要么揭开后不能再贴。这些材料都有其特定的防伪目的与应用范围,可以实现向消费者与商家显示是否偷换包装的功能。不需要借助检测仪器,例如应用在手机上的防揭标签就有相关的图文信息。但该类标签也有缺点,一旦这些材料大众化,防伪的功能就消失了。
医药标签印刷颜色的纯正,是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所以,如何进行准确的油墨调配,是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按照三原色的变化原理,除金、银色色彩(承印物是喷铝纸的材料)以外,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利用三原色的不同比例混合调配而成。如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变成近似黑色。三原色油墨等量混调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灰色墨。若三原色油墨按各种比例混调,即可调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但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若两种原色墨等量混调后,可调成为标准的间色;两种原色墨按不同比例混合调配后,可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但其色相趋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经验列举网版印刷加网线数可选择的丝网目数24线/CM可用丝网为120目/CM;28线/CM可用丝网为140目/CM;30线/CM可用丝网为150目/CM;40线/CM可用丝网为150目/CM;44线/CM可用丝网为165目/CM;48线/CM可用丝网为180目/CM。值得注意的,要想在网印中将图像龟纹减小到最小,除了加网线与网目数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外,还有网版上感光胶层厚度的控制,丝网的绷网角度和张力,选择制版的方法等。